ENGLISH
投资载体 > 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除国家级南京经开区外,区内还拥有包括综合保税区、新港高新园、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内的3个国家级平台以及中国(南京)智谷、液晶谷等特色产业载体。

园区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核心,已形成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制造业占比近70%,规上工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建区30年来,完成了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在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基础。

2
主导    产业

光电显示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投资    环境
  • 区位交通
  • 基础配套
  • 平台载体(部分)

地理位置

位于南京市东北部,紧邻长江南岸,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区域,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连接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的战略作用‌,开发区由西部新港建成区、中部华侨城及红枫片区、南部液晶谷、东部龙潭四大功能片区构成,形成复合型产业新城布局,并整合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区)等国家级平台‌。

交通网络

‌公路:陆路交通密集,连接绕城公路、沪宁高速、机场高速及104、205国道,快速通达上海、杭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

铁路:疏港铁路直通尧化门编组站,覆盖全国铁路运输网。

航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50公里,通过绕城公路和机场高速可快速抵达,连接国内外35个国际航点‌。

水运:依托新生圩外贸港(一类口岸),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外贸物资核心中转站,可停泊万吨级海轮,是内河航运枢纽‌。

内部交通

地铁6号线覆盖开发区兴智街站,规划及运营中的多条地铁线路(如2号线)连接主城区与液晶谷等产业片区‌。区内公交网络发达,331路、332路、333路等线路串联恒广路、兴和路等枢纽站点,实现与主城区无缝对接‌。内部道路系统完善,栖霞大道、尧新公路等快速干道贯通各功能片区,形成高效通勤网络‌。

 

市政基础与能源保障

实施《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专项投入道路、桥梁、市容环卫及园林绿化工程,2024年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326公里;新港高新园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集成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同步部署新能源充电桩,覆盖率达95%‌;接入西气东输管线及宜兴协联热电蒸汽网络,工业蒸汽供应量年均增长12%‌。

产城融合服务‌

布局文旅综合体,配套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及三甲医院,形成“10分钟生活圈”‌。

服务保障

行政审批局提供“模拟审批”“一网通办”服务。

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面积超11.8平方公里,由保税物流区、港口物流区、供应链物流区、公铁水联运区及综合商务区组成,依托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办理站等构建综合型铁路物流中心‌。

中国(南京)智谷:规划范围约70平方公里‌,拥有16家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等。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500家,集聚人工智能研发人员5000余人‌。

液晶谷:规划面积17.32平方公里,园区以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核心载体,以“生态、节能、创新”为发展理念,整合生产、研发、物流等功能,形成综合性产业平台‌,旨在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联系    方式

地址:南京市新港大道100号

电话:025-85800800

友情    链接

备案号:苏ICP备12024491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571

版权所有:江苏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江苏省金茂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