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高新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南部,下辖2个办事处,代管2个乡镇、1个科技创新谷,管辖区域236平方公里。
交通网络
铁路:徐州高铁站为全国第四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高铁干线在此交汇,可直达全国186个城市,形成“2小时经济圈”覆盖长三角与京津冀。
公路:拥有连霍、京福、京沪等国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总里程超1.6万公里,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水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州港为全国内河十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超亿吨。
航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为淮海经济区唯一大型干线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50余条。
内部交通
构建“两环十二射一连”快速路系统,彭祖大道等主干道实现“高快一体”,通车里程达102公里,大幅提升高新区与主城区通行效率。地铁已开通3条线路(总长64.28公里),规划11条线路覆盖高新区,4号、5号、6号线在建,强化产城组团间通勤连接。
市政基础与能源保障
推进地下管网、道路标识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实现市政服务智能化监测与快速响应。
产城融合服务
建设多层级人才公寓,配套商业、教育等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依托楚河、拖龙山等自然景观,构建滨水绿道与生态廊道,形成“山水城园”融合的绿色网络。
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聚焦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安全服务四大领域,构建全产业链条,集聚企业800余家。
徐州科技创新谷:定位为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整合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云龙湖实验室总部等科研机构,形成“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示范区。
徐州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涵盖智能医学装备、精准医学诊断、新型抗体药物等领域,入驻企业600余家,包括复星医药、国药控股等行业龙头。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聚焦矿山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形成以徐工新能源轻卡、大通工业机器人等项目为引领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