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常住人口34.6万人,先后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中国服务外包集聚园区、江苏省利用外资转型发展示范区、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等2个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开发区正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等“3+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四主一最一中心”为定位,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调优结构为目标,全力建设贡献更大、活力更强、能级更高的长三角一流开发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医药健康和新能源
地理位置
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东南部,东起富民港,西至营船港,南沿长江,北抵天星横河,与狼山风景区相邻,兼具江、河、海交汇的地理优势。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坐拥“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是连接长江流域与太平洋的重要枢纽,也是长三角北翼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交通网络
公路:通过苏通长江大桥直连上海虹桥机场(车程1小时)、浦东国际机场(1.5小时),宁通高速、沿江高速贯穿全境,形成南北交通大动脉。
铁路: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接入全国铁路网,沪通长江大桥通车后实现35分钟直达上海,北沿江高铁(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高铁网络衔接。
航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15公里)已开通国内外航线,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上海第三机场)距开发区仅10余公里,未来将形成“双机场”物流空港格局。
水路:南通港(25公里)作为上海港组合港,开通神户、大阪、欧洲等国际航线,年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十。
内部交通
初期以通州路、标准厂房和邮电大楼为基建起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主次干道网络,企业5分钟可接入高速路网。
市政基础与能源保障
“九通一平”标准化配套,实现通路、通自来水、通电力、通蒸汽、通工业用气、通污水处理等,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水源来自长江洪港水厂和狼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超30万吨;美亚热电和江山农化热电厂提供集中供热,覆盖工业区需求。建成开发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74.84公里,推进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
产城融合服务
建成市民广场、能达公园、能达湿地通廊等娱乐设施,主干道串联产业区与居住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引入北师大、上海瑞慈医疗等机构,配套实验学校、综合医院等设施。
服务配套
线下新建“一站式”企业服务大厅,线上打造“能达E企通”企业服务枢纽平台。
江苏南通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核心,叠加研发、检测与维修功能,打造长三角外向型经济示范平台。
精密机械产业园:规划面积553.35公顷,聚焦高精密IT机械、纺织机械、智能仪器仪表、关键精密零部件、节能环保设备及新能源设备等领域,打造长三角高端精密机械制造与研发基地。
光机电工业园:规划面积约168.7亩,聚焦光机电技术、高精密IT机械、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打造长三角地区光机电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
地址: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兴路9号
电话:0513-85922110
备案号:苏ICP备12024491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571
版权所有:江苏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江苏省金茂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