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措并举加快本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发布日期:2023-12-28    信息来源: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近年来,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每年都有大量的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在助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选择。为加快本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南京片区积极落实市级配套政策,探索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本地推广机制,结合定期发布的《医保支持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清单》(以下简称“《支持清单》”),组织企院双方在统一的线上平台开展挂网和集中采购,并依托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块实时关注产品的推广进程,有效打通本地创新产品进入本地医疗机构的“最后一公里”。

一、主要做法

(一)降槛+扩面,调整创新企业申报范围

将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申报企业的范围,由在本市注册、研制、生产、纳税的生物医药企业,放宽到以下两类。一是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产品在本市生产销售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二是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产品可委托生产(不含产地),并由本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药经营公司作为全国总经销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

(二)分类+审核,发布创新产品支持清单

为提升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品质,对产品的支持范围进行分类优化。一是近2年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注注册的国家1类新药;二是近2年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审批注册的医用耗材(含体外诊断试剂);三是近2年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国家2类、3类新药;四是近2年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第三类医用耗材(含体外诊断试剂)。对于前两类产品,实行随报随审,可纳入《支持清单》进行推广。对于后两类产品,则需通过相关专家审核、部门会议通过才能进入《支持清单》,并公布执行。

(三)挂网+集采,打造创新平台智慧管理

对于入选《支持清单》的创新产品,相关医药企业可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南京平台申请挂网;定点医疗机构也在平台进行集中采购、集中结算。在此基础上,“我的南京-医保高铁”平台设有“江北专区-创新产品”的专项模块,可结合《支持清单》的发布推广批次,综合统计来自片区的创新产品、注册企业、推进医院、指导金额、完成金额、完成比例等相关数据,实时跟进片区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推进完成情况。

(四)考核+引导,畅通创新采购绿色通道

针对《支持清单》内的创新产品,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切实强化配备使用的主体责任,畅通创新产品进院的绿色通道,建立用药目录联动机制。在每一批《支持清单》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医疗机构需以专题会的形式将创新产品及时纳入本院的采购目录,且不得以药占比、医院采购目录数量限制等为由,限制创新产品的配备使用;在满足本院医疗需求的前提下,同类品种中还应优先使用《支持清单》内的创新产品。

二、实践效果

截至目前,片区已助力区域内17家生物医药企业的50种本地生物医药创新品纳入南京市《支持清单》,并已在全市范围内的44家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累计完成推广金额2.3亿元(其中,耗材/试剂完成金额7082.34万元、药品完成金额16480.94万元),应用推广效果显著。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强化院企有效对接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由片区牵头组织医药企业、医疗机构面对面交流互动。医药企业介绍行业发展现状、企业产品性能等信息,医疗机构提出临床需求、产品使用建议等内容,助力医药产业不断创新、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升级平台监测功能

加强对线上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升级江北专区的数据监测功能,将更多报表系统和评估指标纳入模块,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在结算支付方式和周期上加以利好倾斜,鼓励医疗机构更加积极地推广和应用创新产品,促进创新产品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备案号:苏ICP备12024491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571

版权所有:江苏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江苏省金茂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